我不用 Substack 做個人部落格的原因
我這兩天試用了一下 Substack,但是總覺得不是很舒服。為什麼?我會想試用 Substack 是因為看到 Patreon 老闆在推以創作者為核心的社群體驗,或者說就是創作者訂閱制,而 Substack 基本上就是針對文章特化的 Patreon。所以雖然仍然是個社群媒體,但好像也可以拿來當個人網誌,想說就試試看吧。
但果然還是覺得,我現在需要的並不是一個社群媒體,而是一個讓我能把我的思緒整理並清空的地方。我只是想要把原本可能會積在我的筆記本的思緒發表出去,讓自己感覺比較輕鬆而已。因此我並不需要所有的社群功能,尤其是 growth 之類的。
我覺得可能真的是自己看太多社群媒體了吧。進來太多思緒,然後一直在腦子裡面轉,出不去,讓我的大腦的運作效能下降很多。當然也許不要看社群媒體是最好的。但總之有個可以書寫的地方也不是只為了解決社群媒體帶來的焦慮什麼的,我原本也就有很多思緒在跑在繞了。而且我也發現開始寫日誌之後,回去寫文案或小說什麼的都順很多。總之就是一個實踐書寫的地方吧。
那我就發現,用 Substack 寫作的時候,會很強烈的感覺到「自己是在為別人寫作」。就很奇怪,明明很多體驗跟 Ghost 是很接近的,但就是覺得不是在寫自己的刊物的感覺。
我最近蠻常發出在 Threads 上面破萬觀看數的貼文,老實說我也覺得自己到底是在幹嘛,為什麼要去當 Threads 的專欄寫手。我是把 Threads 當成一個巨大的 LINE 群組,因為不這樣的話我就不知道要怎麼在上面說話,也會覺得在上面發文的自己是在傷害整個出版業,因為社群媒體本身跟書籍是在注意力市場上面的競品。
我到現在還是在懷疑自己去操作社群媒體的正當性。
也許我會退出社群媒體,專注在 Discord 之類的地方吧。就是我需要的是一個「傳訊息給大家」的地方,比較像是 LINE 群或是 Discord,而不是一個接近內容媒體的地方。
回到 Substack 這件事情。就是我覺得他免費的原因是,作者在上面其實也是專欄寫手,所有人都是在幫 Substack 這個媒體寫作的感覺。這本身並不是壞事,就把它當成一份報紙或者雜誌就好,而它所謂的 publication 就有點像是這份雜誌的一個專欄。而 Substack 上面的文學社群還蠻活躍的(另外 Matters 好像也很不錯),所以我覺得作者是很適合去 Substack 上面交朋友的。
我只是發現,我想做的個人部落格,並不是因為我想要交朋友。我只是想要在這邊發瘋,在這邊把腦中的文字與思緒丟出來而已。在試用 Substack 的時候,我認知到了這一點,所以我又回來 Ghost 了。
我也把它的所有 creator growth 功能都關掉了。我就是覺得說我沒有要 growth,我也不是很喜歡每篇文章都用電子報傳出去的感覺。我覺得定期彙整的電子報比較好。就覺得電子報跟部落格文章真的是很不一樣的東西,對我來說個人的部落格文章就是在自言自語而已,沒有要對誰說話。可是電子報就是很明顯在對某人說話。所以把自言自語的東西寄給人看,對我來說真的很怪。電子報彙整對我來說比較像是一種服務,至少我在發表文章的時候不用去勾選「寄送電子信」,那種 gāi-gio̍h 的感覺少很多。